2025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暨2025第112届成都春季糖酒会
2025成都糖酒会  2025年3月25-27日    成都西部博览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展会资讯


行业资讯


欢迎关注2025年成都糖酒会
糖酒会,成都糖酒会,春季糖酒会,春季成都糖酒会

      有着中国食品行业“晴雨表”之称的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始于1955年,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大型专业展会。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一年两届,分春糖、秋糖两届举行。目前,每年全国糖酒会展览面积超50万平方米,年度参展企业超一万家,年度观展人次超60万。成都糖酒会是中国食品酒类行业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展览会。

      2025成都糖酒会具有以下特点:
      1、规模大:成都糖酒会参会企业达数千家,参展商品达数万种,专业观众已突破三十万人次,展场面积突破十三万平方米,成交额接近或超过二百亿元人民币。
      2、作用大:全国糖酒交易会对于生产企业建立健全自身的营销体系,销售产品,购买原料及设备等具有事半功倍的良好作用,糖酒会对于中国的食品经销商来说,更是选择好产品,结识优质生产企业的糖酒会用品良机。
      3、影响大:“民以食为天”,成都糖酒交易会上交易的商品很多都是日常消费品,糖酒会的交易活动将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食品工业是我国的一大支柱产业,糖酒会的成效不仅影响商贸业而且也影响着数量庞大的食品加工业继而影响**产业。糖酒会以前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参会,近几年来,已形成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会的格局,特别是境外客商逐渐增多。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已显露出国际食品博览会的雏形。
      4、每年的全国糖酒会春季固定在成都举行,秋季在其他城市流动。多年的实践表明,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它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培育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食品和副食品行业的改革开放步伐、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品的升级换代、创立**产品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食品科技策源地,营养健康新地标”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高峰论坛将在第108届成都春季全国糖酒会上隆重召开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4-06 09:39

有着中国酒类行业“风向标”、食品行业“晴雨表”之称的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将于2023年4月12日至14日在中国成都举办。不同以往,今年新增了一台“重头戏”——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高峰论坛。论坛由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管理委员会、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学协办,将于4月13日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9号馆举办。

论坛主题为“食品科技策源地,营养健康新地标”,将发布《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总体规划(2022-2035年)》,并举办多项签约仪式。参与嘉宾有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理事长李国都,北京市平谷区政府副区长刘堃、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史立成,食品科技领军人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副院长郭斐,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领导以及多家知名食品企业高管。


首都农业农村现代化主战场

平谷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距离市区70公里,地处京津冀三省市交汇处,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结点,西距首都机场50公里,东南距天津市区110公里,距天津新港130公里,且目前已经具备完善的“公、铁、水、航”多式联运能力。

这里是中国北方的“桃花源”,孕育了10万年人类生活史,7000年上宅文化、5000年轩辕文化和1000年道教文化。平谷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7.9%,拥有22万亩桃花海,是全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也是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是市平均水平的4倍多,“北京市优美河湖”数量名列前茅。



平谷一直以来都是北京市的农业大区,对于食品产业发展有非常扎实的基础。多年来,平谷立足首都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借助自身特色和优势,持续推动农业向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转型升级,形成了以平谷大桃为重点品牌,以果品、蔬菜、畜牧为主导产业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21年,平谷农业总产值位居首都五个生态涵养区之首,同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已走上快车道。

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

正迅速崛起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还提到“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2022年8月,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北京市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6)》。其中,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是农业中关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总体规划(2022-2035年)》已通过平谷区政府正式发布,已经形成非常明确的定位:加速推动传统食品工业的供给侧改革,培育创新能力**、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与营养健康产业集群。总体发展策略是立足平谷、服务首都、辐射全国,建成“三基地一特区”,即食品营养科技成果孵化、中试基地;食品营养活力创新企业总部基地;高端食品供应及全景消费体验基地;政策与机制先行先试的创新特区。

近两年,以农业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休闲新时尚为核心的“高大尚”平谷建设正如火如荼,也有力地助推了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的快速成长。现已聚集西贝、原麦山丘、紫兴园等34家知名食品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3家,2021年完成规上产值34.9亿元,2022年在疫情影响下仍完成规上产值33.5亿元,占园区规上总产值20%以上,经济支撑作用日益显著。



领先科技支撑未来全球布局

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的美好蓝图正在一天天地落地实现。在任务规划中,明确了要攻关的五大创新方向:一是预制菜个性化生产及智慧供应链;二是人工生物高效合成新食物资源;三是活性因子制备与功能性食品创制;四是绿色减损加工与工程化互联制造;五是大数据感知与食品营养靶向定制。同时,更明确了要培育的五大特色产业:做强做精预制菜产业,谋求主导地位;大力培育替代蛋白产业;精准营养产业,形成领域特色;发展功能性基料产业和智能装备产业,为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平谷让这张蓝图绘到底的信心来自多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厚积薄发。如今已与荷兰瓦格宁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中关村发展集团、首农集团等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建立了亲密伙伴关系、创新要素不断集聚;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正加速推进,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即将落户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启迪绿谷孵化器等孵化平台、益谷检测研究院等检测平台均已落地建成;平谷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也已完成。目前,平谷正在积极争创中国(平谷)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创建方案已报农业农村部。

除了具备“硬核”的科技创新实力,平谷还多管齐下营造**的营商环境:如,通过构建丰富的“政策包”,加大在土地财税、研发创新、投资融资等方面支持力度;通过设立“资金池”,发起营养谷产业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打造“人才港”,完善服务人才的户籍、住房、医疗、交通和教育等配套体系;成立“协作网”,成立创新联合体、产业联盟、新型研发机构等;完善“机制箱”,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机制。

服务首都市民吃饱、吃好是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的基本责任,但作为首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战场也要前瞻未来食品产业的全球创新趋势。着力在功能性食品、个性化营养食品领域,聚焦攻克卡脖子技术,加大国产替代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创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引领中国食品产业在下一个十年享誉全球。



2025年第112届春季成都糖酒会  展位预定请联系:18581867296